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新巴尔虎左旗小学排名前十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新巴尔虎左旗小学排名前十以及介绍一下蒙古新巴尔虎左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新巴尔虎左旗当地人习惯的称为东旗,(新巴尔虎和陈巴尔虎的由来略)与新巴尔虎右旗是大致以呼伦湖为界而划分的。新巴尔虎左旗位于东经117°33′~120°12′,北纬46°10′~49°47′,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市西南端。
新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覆地。旗内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位于海拉尔区至新右旗、满洲里市至阿尔山市十字路线的交叉点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新左旗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优质的天然草场,是呼伦贝尔畜牧业大旗的物质依托,“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妙图景在此展现,这里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堪称“野生动植物园”;这里有煤、石油、盐、碱、硝等矿藏,尤其是石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碧绿的草原,加之浑朴的草原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以及风景秀丽的樟子松林带,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新左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是世界少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净土。有草原、森林、湖泊、矿泉、河流、珍稀动植物、山岳、湿地、荒漠、冰雪等自然资源;新左旗的草原景观,民族风情,诺门罕战争遗址、口岸旅游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有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辉河自然保护区,两区鸟类丰富多样,是游客观鸟和科学家以及鸟类爱好者进行考察科研的好地方;有世界闻名的诺门罕战争遗址(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伦贝尔最大的喇嘛庙--甘珠尔庙等遗址资源;有中蒙的口岸旅游;有巴尔虎蒙古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这里盛产绿色食品,主要有巴尔虎牛羊肉系列产品、乳制品、草原白蘑、蕨菜、柳蒿、黄花等地方物产资源。现在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以及敖包的祭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在坐若有信仰佛教的人,那么每年甘珠尔庙的庙会就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呀。我会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和熟悉新左旗。
新左旗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1万年前,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生存,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以后的东胡、匈奴、鲜卑拓跋、蒙古等游牧民族创造和留下了优秀文化遗产。"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古老的游牧部落之一,关于巴尔虎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朝。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成立了新巴尔虎左翼旗,1950年,改新巴尔虎左翼旗为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政府。1959年,国务院批准新巴尔虎左翼旗更名为新巴尔虎左旗。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巴尔虎蒙古族主要住在呼伦贝尔市的巴尔虎三旗。巴尔虎作为一个著名的部族名和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在1732年从布特哈移来的称陈巴尔虎,在1734年喀尔喀车臣汗部共有2984人迁往呼伦贝尔所以被称为新巴尔虎。从1732年算,巴尔虎蒙古人定居呼伦贝尔已有270多年了。为此在三个巴尔虎旗都举行了大型的纪念活动。
题主是否想询问“新巴尔虎左旗属于哪个自治区哪个县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新巴尔虎左旗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地处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市西南端,土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概况
勘查区位于中蒙边境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属森林—草原过渡的丘陵—中高山区,地势较平坦。交通条件较好,有阿尔山—新巴尔虎左旗柏油公路(S203)和伊尔施—伊敏铁路呈北西向从工作区南西10千米处穿过。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2011年至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铅锌钼多金属矿,工作程度为勘查,勘查资金958万元。
(2)成果描述
勘查区目前初步圈出多金属矿(化)体14个,其中在青白口系佳疙瘩组中圈定铅锌矿化体2个,奥陶系或白垩纪斑岩体中圈定钼矿体12个。
1)铅锌矿化体
其中P1矿体假厚5.98米,Pb平均品位0.95%,Zn最高品位0.6%、Ag品位(0.37~19.3)×10-6;P2矿体假厚1.81米,Pb最高可达 0.92%,平均值0.87%,Zn最高可达 0.41%,平均值0.37%。
2)钼矿化体
圈定的13层钼矿体累计厚度100米左右,主要钼矿体:Mo4矿体长度大于400米,埋深于 80.43~99.03米之间,矿体厚度18.8米,平均品位0.07%,产状大约为330°∠6°;Mo5矿体长度大于500米,埋深于118.53~167.13米之间,矿体厚度48.6米,平均品位0.15%,总体走向北东,产状大约为330°∠5°~8°。目前初步控制了1.1平方千米的钼矿化范围,远景钼矿化范围可达1~2平方千米。初步估算钼资源量(334)可达5万吨以上。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06年开展的1∶50000矿调项目时发现地物化综合异常;2007年对该矿点进行重点检查;2008年转为矿产预查,投入钻探工作量2000米,发现了钼矿体;2009年转为普查,投入钻探工作量12000米,发现了12个钼矿体。
伊和乌拉景区
“伊和乌拉”系蒙古语,意为“大青山”,以山得名。大青山脚下有北魏拓跋鲜卑古墓群,这类石板墓在新巴尔虎右旗也有发现。伊和乌拉嘎查地处高原丘陵地带,无霜期110天左右。
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
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位于巴尔虎草原的腹地,地处国道301和满洲里至额尔古纳公路交界处,距边城满洲里36公里。该景区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该景区分为中心区、民族竞技表演区、民族娱乐活动区、民族歌舞表演区、牧民生活体验区。
七仙湖旅游度假村
七仙湖旅游度假村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南部,203省道(新左旗——阿尔山市)和202省道(海拉尔——阿尔山市)交界处,203省道东侧5公里,202省道南侧2公里。距离新左旗100公里,距离阿尔山市106公里,距离海拉尔市194公里。
巴尔虎民俗园
巴尔虎民俗园位于呼伦贝尔南部道乐都景区,该景区有蒙古长调敖包和“中国长调故乡新巴尔虎左旗吉祥物“三颗樟子松”。
2013年,新巴尔虎左旗公共卫生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33919人,电子档案建档率为81.3%,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牧民16500人,参合率达到98.18%。
截止到2013年,新巴尔虎左旗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疗卫生单位病床151张,卫生技术人员313人。狩猎也称打猎、打围,蒙语叫“阿布”或“阿布拉胡”。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一种古老传统习俗。
勒勒车:从古代到近代,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勒勒车,即牛车。“勒勒”是牧人赶车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此而得名。勒勒车又叫大轱辘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
敖包蒙古语的音译,也叫“脑包”或“堆子”,意思是“堆子”,即人工堆积成的石堆、土堆或树堆。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蒙古马耐力赛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牧区特有的一种体育竞技项目。
天葬是喇嘛教传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出现的一种丧葬习俗。
呔咕歌是一种直接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蒙古民歌体裁。一般由女人在牧场上接羔时歌唱。蒙古族长调歌词中比喻往往和蒙古族人民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多以日、月、风、雨、山、水、草、木、花、鸟、五畜做比,尤用马匹作比喻见多,如“走马”“黄骠马”“小黄马”等。
东旗有个白音查干煤矿,在海拉尔到东旗路上。
驾车路线:全程约206.5公里
起点:中共伊敏苏木委员会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3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S202
2.沿S202行驶108.6公里,稍向右转
3.行驶120米,直行进入S203
4.沿S203行驶96.4公里,直行进入锡林街
5.沿锡林街行驶830米,左转进入阿木古郎路
6.沿阿木古郎路行驶2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新巴尔虎左旗人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上一篇:广州市有哪些小学 广州有哪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