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会理县有哪些初中学校,阿坝县教育局所属学校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鼎衡,男,1939年12月出生,四川德昌人。高级工程师。1962年毕业于西昌专科学校。现任四川省化肥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省大化肥办公室副主任,省化肥开发公司经理。
李承武,男,汉族,1938年2月出生,四川德昌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留校任教。1961年9月— 1964年7月在校助教进修班学习。曾任教研室主任。1971年9月~1988年1月任沪州航天部六九二厂教育科长、副处长。1988年 2月调回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曾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和院长等职。
沙正华,男,彝族,1955年3月生,四川德昌人,大学学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专业),1972年11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七团二营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七团二营副营长、营长;凉山军分区司令部动员科正营职参谋、教导队队长;凉山军分区司令部副团职参谋;泸定县人武部部长;凉山军分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司令员;凉山彝族自治州党委常委、凉山军分区司令员。
金文品,1938年2月出生,笔名金闻,四川德昌人,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为会理县文联理事,凉山州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东方文化艺术联谊会学术委员。有多篇音乐、文学作品、语文教学论文在州级省部级刊物发表,曾在“大足石刻杯”海内外艺术大赛获诗歌优秀奖。早年搜集民歌,被文化馆结集为《会理民间音乐选》(内部资料)。参编《会理民间文学集成》。潜心研探创立以会理民歌、方言方音为基础的“全理花灯”,花灯歌舞《搞篮石榴送北京》(作曲)、花灯剧《送礼》(编剧作曲)在州调演,会演中获一等奖。执笔编纂的《德昌县国土志》经省评审合格出版。自学书法,作品偶送全国“文华杯”赛获奖,评硬笔正书七段、《中华硬笔书法人才谱》《中国 20世纪文人硬笔书法家大辞典》。简介入编《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人才传略》。
阿坝县教育局所属学校有会理县民族中学、会理县第二中学、卧龙特区中学、马尔康县中学、九寨沟县中学。
1、会理县民族中学
会理县民族中学是1988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重点寄宿制民族高完中。学校占地面积15805平方米,建筑面积20489平方米。现有23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1个班,高中2个班,在校学生1369人有在职教职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67人。
学校的主要职责和服务范围是: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计划任务,在会理县全县范围内招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的初中、高中学生,进行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
2、会理县第二中学
会理县第二中学,创建于1940年,是一所公立学校。其前身为“四川省国立金江职业学校”,1958年更名为会理县初级中学,1986年经四川省教厅批复为高完中。
坚持以“形象求效益,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走校本培训的育师之路,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交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请川师大外籍教师来校讲学。
3、卧龙特区中学
卧龙特区中学,坐落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新校园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是一所寄宿制完全高级中学。学校占地42002平方米,建筑的外墙均采用石片装饰,具有浓郁的藏羌民族风格,无D级危房。
学校以鼓励学生“每天进一步”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创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
4、马尔康县中学
四川省马尔康中学校坐落于雪域明珠阿坝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学校东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阿坝分公司,西连阿坝州业余体校,南靠巍峨大山,北与州人民银行相接,与梭磨河紧相依偎。
学校以“一高两特”的发展思路和“质量立校,特色活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为宗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动态管理、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教学管理策略。
5、九寨沟县中学
九寨沟县中学校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为南坪初级中学、南坪县中学,1998年正式更名为九寨沟县中学,是一所州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学校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走现代教育创新之路,实现‘九中’跨越式发展”为办学思路,以“砺志、笃学、求是、创新”为校训。
会理县有哪些初中学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阿坝县教育局所属学校有哪些、会理县有哪些初中学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