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录取学校是省一级普高、公办普高,考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8所,第二批及三批志愿是民办高中和中职学校,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填报,但是成绩较低、徘徊在普高边缘考生需要填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
中考志愿怎么填报关于如何填志愿,有233,323,242三种原则,其实相差不大。但一般来说,为了稳妥,大多数考生还是需要采用242原则。
为什么说242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填报方式呢?2是两个冲高志愿,4是4个平行志愿,还有个2就是两个保底志愿。
冲高:前两志愿跳一跳,无论学生自身真实的成绩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报比自身历史最高成绩高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的、自己最心仪的学校。2个冲高志愿可以在390分的基础上分别加10-20分。
适中志愿:是你评估最终的中考分数(一般会比模拟考高10分左右)能录取的学校。比如预估分为390分、深户,那么适中志愿(参照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可以填龙华高级中学(390分)、深圳外国语龙华高中部(388分)。接着的4个适中志愿可以在390分的基础上依次降5分左右。
保底:最后一、二个志愿,也就是保底学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暂时放下自己的自信,按照发挥极度失常来选择,要确保兜的住这个底,要确保踹三脚都踹不漏。最后7-8保底志愿可以在第6志愿的基础上依次降10-20分。需要说明一下,保底志愿并非突然降几十分,而是顺势而降,要有整体性。
总的来说,8个志愿的分数线整体分布应该是两头宽松,中间稍密集,并且每2个志愿间都要保持好衔接,不能太松,也不要太密。
中考录取投档的原则是“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
“分数优先”:假如有甲和乙两位同学参加中考,考试成绩分别为420分和419分。那么就会先查看甲同学的的志愿表,甲同学的志愿处理完投完档录取后,才会去处理乙同学的志愿。这就是“分数优先”的意思。
“依照志愿顺序”: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在处理甲同学的志愿时,会先看甲的第一志愿。比如第一志愿是深圳中学,再看一下深圳中学是否已经录满,假如未录满,那么甲同学的档案就会被投到深圳中学,甲被深圳中学录取。甲被录取后,不会再看甲同学余下的其它志愿。而如果深圳中学早已录满,那么就接着看甲同学的第二志愿,以此类推。
按照“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的原则,当一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录取完成。那么,录取的最后一个学生的分数即为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分数线是中考录取工作完成后才会产生的。
下一篇:楚河汉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