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事件,武昌起义尤其是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是武昌起义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武昌起义时间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二.武昌起义背景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激进革命主张被更多志士仁人认同。1900年7月,谭嗣同的挚友唐才常组织自立军,拟在长江沿岸武汉等五地同时发动勤王起义。事败,唐才常等12位起义领导人在汉口被捕,在武昌紫阳湖畔被斩首。
辛亥武昌起义前夕,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同年5月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又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并成立“保路同志会”,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廷急调动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导致湖北兵力空虚,故革命党人决定发动起义。
三.武昌起义影响
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得到来;是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为中华名国成立创造了条件。武昌起义的影响还在于促进了全国革命力量的增长,在这次武昌起义中,武汉革命党人发挥了革命精神,他们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更多的百姓发动武装战争。在短短四十天时间中,陕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多个省市都获得了独立。
上一篇:初中文言文论语十二则原文赏析
下一篇:所有信阳职高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