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德阳市中考历史压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境内目前 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使用磨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会使用火 D.能直立行走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祖先是黄帝,主要是依据( )
A.传说 B.考古 C.想象 D.推理
5.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鲧 D.禹
6.“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我国王位世袭制的典型特点,标志着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死启继,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7.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上,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 )
A.要注意缓和民族矛盾 B.要重视发展生产
C.国家要增强防灾抗灾能力 D.统治者不能荒淫残暴
8.(德阳市中考历史)《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行,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该是(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晚期 D.春秋时期
9.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 )
A.齐桓公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0.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中你认为表述错误的是(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得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
A.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12.下列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
①退避三舍 ②三家分晋 ③围魏救赵 ④长平之战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3.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 纺织业有很大进步 B.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C. 冶铁业水平的提高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5.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户部尚书
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 社会动荡不安 D.秦统治者的暴政
17. 西汉是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其建立者和建立时间是( )
A.汉高祖、公元前202年 B.汉高祖、公元202年
C.汉文帝、公元前207年 D.汉景帝、公元207年
18.“文景之治”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19.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0.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出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3分,第2小题17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
材料二: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布帛多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材料三: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时进行户口编制。
请回答:
以上法令措施出自于哪次变法?(2分)这次变法开始于哪一年?(2分)
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此次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变化?(4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的“秦王”是指谁?(1分)结合所学简要指出他“扫六合”的历史意义(4)
(2)秦王“扫六合”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西周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曾推行什么制度?(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王“扫六合”后为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德阳市中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 A A C A D 6-10 B D B A B 11-15 D A D A B 16-20 D A D B C
二、非选择题:
21(13分):
(1)商鞅变法(2分) 公元前356年(2分)
(2)主要措施: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5分)
(3)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22(17分):
秦始皇(1分)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2)郡县制(2分);分封制(2分)
(3)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分)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4分)
文化:统一文字(2分)
上一篇:2024江苏高中学校排名最新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