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职业选考科目实行分级,其中3个3模式高考省份,前3个为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有原始分数,后3个为选考科目,有分级分数;12模高考省份,语文、数学、外语3个,有原始分数,物理或历史1个,有原始分数,其他两个选考科目2个,有等级分数。
1、为什么选考科目要采取等级赋分?
由于不同科目的试题难度差异,以及报考相应科目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科目的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比如考生A考思想政治,考生B考化学,两人都是80分。考生A在所有思想政治考试考生中排名第100名,考生B在所有化学考试考生中排名第100名。简单地将他们各科成绩加到考生总成绩中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数按照一定的规则换算成相等的分数,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数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2、选考科目如何进行等级赋分?
不同省份采用的分配模式有细微差别。这里以第三批改革,采用3 1 2模式的湖北省为例来说明:
各复试科目原分值为100分。折算时,以30分为档次折算起点,满分100分。各选考科目考生原始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考生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2%。按照等比例换算原则,将A至E级考生的原始成绩分别换算成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成绩区间,得出考生的等份成绩。分级计算结果被视为“舍入”并以整数表示。
(1)分数转换参数表
等级
A
B
C
D
E
比例
大约15%
大约35%
大约35%
大约13%
大约2%
分配区域
100~86
85~71
70~56
55~41
40~30
(2)转换公式
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数为81,该学科B级原始分布区间为82~61,则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数属于B级,B级的分级区间为85~71。根据换算公式,这位同学的思想政治学科成绩分为:
上一篇:高考3+1+2选科组合12种
下一篇: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