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那么你知道教师节是怎么来的吗?下面51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下,供参考。
最早是在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
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于是,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但1951年又发生了变动,教育部长和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教师的地位后期也逐步下降,不受人重视。
改革开放后,为了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
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该议案得到通过,9月10日被正式确立为教师节,而教师节也是我国仅有的包括护士节、记者节在内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
教师节风俗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除上述之外,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每年的教师节,学子们都会献上自己的祝福了。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规定,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因据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的9月28日。
延续了29年的“9月10日”教师节将易期?互联网瞬间炸开了锅,赞成的反对的各有人在。作为教师节的主角,不少教师表示,“怎么过”远比“哪天过”更重要,只有唤起人们深思设立教师节的本义,改期才有意义。
建立教师节的意义建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