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南江县示范幼儿园简介这个问题,普洱市离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有多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城香软米
江城香软米是江城县特产,通常指大毛毛谷米和麻线谷米两种,属晚籼型品种。杆高穗粗、粒大,出米率高而不易碎断。
火烧牛干巴
火烧牛干巴是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菜肴。是把牛肉条放到木炭火灰里,将干巴烧熟,取出拍尽灰烬,待牛肉松软后,将干巴撕成肉丝防入盘中,同薄荷、辣椒等配料搅拌食用。
江城大黄鱼
江城大黄鱼产于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老江中,头扁身圆,体表无鳞,无粘液,鳍须发达,内原无刺,体重每条可达30多公斤。
驾车路线:全程约144.7公里
起点:普洱市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月光路
2.沿月光路行驶520米,直行
3.行驶3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茶城大道
4.沿茶城大道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
5.行驶20米,左前方转弯
6.行驶20米,左前方转弯
7.行驶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园丁路
8.沿园丁路行驶320米,左转进入茶苑路
9.沿茶苑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茶苑路
10.沿茶苑路行驶200米,在第1个出口,朝茶苑路/江城县方向,直行进入茶苑路
11.沿茶苑路行驶230米,右转进入帝泊洱大道
12.沿帝泊洱大道行驶8.0公里,直行进入S214
13.沿S214行驶50.7公里,过五一大桥约50米后,直行进入S214
14.沿S214行驶17.5公里,稍向左转进入S214(旧)
15.沿S214(旧)行驶30.5公里,直行进入S214
16.沿S214行驶31.1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勐烈大街
17.沿勐烈大街行驶1.4公里,朝城区/勐烈大街方向,直行进入联谊路
18.沿联谊路行驶20米,稍向右转进入勐烈大街
19.沿勐烈大街行驶520米,过左侧的九阳江城专卖店约180米后,左转
20.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十层大山
十层大山,也称为宽罗珊山,是一座座落于中国云南省、越南奠边省及老挝丰沙里省的山峰,为三国边界的交界点,海拔1864米。山顶被称为鸡鸣三国,竖立有一块花岗岩界碑,分别书写中国、越南、老挝3国文字的界碑面向着各国的领土。
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
山神庙丫口阻击战发生于1950年2月,是解放军在江城县东北方的山神庙丫口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一场战斗。1987年6月29日,江城县把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简称江城县)为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1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83公里,是云南省唯一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的县城。1江城县名优特产主要有江城香软米、火烧牛干巴、江城大黄鱼等;风景名胜主要有十层大山、勐烈湖湿地公园、山神庙丫口阻击战遗址等。2012年,江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9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5931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089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4080万元。
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住宅,住宅用竹子建造,留有高脚栏干,分上下两层,故称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堆放什物和关家畜、家禽。
彝族民居
彝族的住宅,一般是穿逗屋架,土基砌墙,茅草屋顶,有的还用石料镶砌台阶和铺垫寨内路面,住房多是有门无窗或窗户很小、光线较暗,习惯喜欢“黑房亮灶”。
彝族服饰
彝族成年男子包青布头,穿青色对襟止衣和宽大的裤子。妇女缠青布包头,穿紧袖元领大襟上衣,长及膝盖,外套青色领褂,领褂上钉有成排银纽扣,胸前配戴一串银果和银响铃。未婚姑娘系红腰带,已婚妇女系青腰带,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有的未婚姑娘还在头上装饰有两条长线穗,两个银葫芦和两个银响铃。
彝族节日
彝族节日主要有:正月过春节,从除夕过到正月十六,二月“打扫寨子”、“祭竜”、“献庙房”、“献水井”,三月清明上坟修墓,四月做重阳会、献竜山,五月端午包粽粑,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杀牛祭祖,七月半接老社公,八月十五蒸糕献月亮,冬至吃汤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