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官网,上高县学记文言文答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西省特殊教育高校、机构和学校邮编地址单位 330500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北门路9号安义县特殊教育学校 331100江西省丰城市剑光镇丰城市剑光镇第四小学辅读班 331100江西省丰城市后街9号丰城市培智学校 344000江西省抚州环城西路56号抚州市聋哑学校 344000江西省抚州市花家巷8号抚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341000江西省赣州市百家岭9号赣州市聋哑学校 343000江西省吉安市西肖家巷8号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330008江西省南昌市李家巷1号江西省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路51号江西省特教研究会 330017江西省进贤县军湖路2号进贤县特殊教育学校 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瓷都大道刘家坞景德镇市特教学校 332000江西省九江市浔阳东路136号九江市聋哑学校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市残联内南昌市残疾人职工学校 330000江西省南昌西湖路25号南昌市聋哑学校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松柏路21号南昌市盲童学校 330006江西省南昌市射步亭42号南昌市培智学校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路51号南昌市启音学校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巷南昌市松柏小学辅读班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南昌市西湖盲智学校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西湖横街38号南昌市西湖区育智学校 33000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横街11号南昌市育智学校 330000江西省南昌市射步亭39号南昌市子固路小学辅读班 337000江西省萍乡安源区后阜街跃进路29号萍乡市启智学校 336400江西省上高县锦江乡锦河村上高县锦江市中心小学辅读班 336400江西省上高县站前路21号上高县聋哑学校 336400江西省上高县站前路191号上高县特殊教育学校 332400江西省修水县城修水县义宁一小抚读班 334400江西省弋阳县弋阳镇弋阳县一小智力开发实训班 342300江西省于都县贡江镇于都县蔬菜场小学智力开发班 330029江西南昌市幼儿师范学校特教中心江西南昌
1.虔州学记王安石文言文答案
【原文】虔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交、广、闽、越铜盐之贩,道所出入,椎埋、盗夺、鼓铸之奸,视天下为多。
庆历中,尝诏立学州县,虔亦应诏,而卑陋褊迫不足为美观。州人欲合私财迁而大之久矣。
然吏常力屈于听狱,而不暇顾此。凡二十一年,而后改筑于州所治之东南,以从州人之愿。
盖经始于治平元年二月,提点刑狱宋城蔡侯行州事之时,而考之以十月者,知州事钱塘元侯也。二侯皆天下所谓才吏,故其就此不劳,而斋祠、讲说、候望、宿息以至庖氵,莫不有所。
又斥馀财市田及书,以待学者,内外完善矣。于是州人相与乐二侯之适己,而来请文以记其成。
余闻之也,先王所谓道德者,性命之理而已。其度数在乎俎豆、钟鼓、管弦之间,而常患乎难知,故为之官师,为之学,以聚天下之士,期命辩说,诵歌弦舞,使之深知其意。
夫士,牧民者也。牧知地之所在,则彼不知者驱之尔。
然士学而不知,知而不行,行而不至,则奈何?先王于是乎有政矣。夫政,非为劝沮而已也,然亦所以为劝沮。
故举其学之成者以为卿大夫,其次虽未成,而不害其能至者以为士,此舜所谓庸之者也。若夫道隆而德骏者,又不止此,虽天子,北面而问焉,而与之迭为宾主,此舜所谓承之者也。
蔽陷畔逃,不可与有言,则挞之以诲其过,书之以识其恶,待之以岁月之久而终不化,则放弃、杀戮之刑随其后,此舜所谓威之者也。盖其教法,德则异之以智、仁、圣、义、忠、和,行则同之以孝、友、睦、姻、任、恤,艺则尽之以礼、乐、射、御、书、数。
淫言诐行诡怪之术,不足以辅世,则无所容乎其时。而诸侯之所以教,一皆听于天子,天子命之矣,然后兴学。
命之历数,所以时其迟速;命之权量,所以节其丰杀。命不在是,则上之人不以教,而为学者不道也。
士之奔走、揖让、酬酢、笑语、升降,出入乎此,则无非教者。高可以至于命,其下亦不失为人用,其流及乎既衰矣,尚可以鼓舞群众,使有以异于后世之人。
故当是时,妇人之所能言,童子之所可知,有后世老师宿儒之所惑而不悟者也;武夫之所道,鄙人之所守,有后世豪杰名士之所惮而愧之者也。尧、舜、三代从容无为,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馀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
周道微,不幸而有秦,君臣莫知屈己以学,而乐于自用,其所建立悖矣。而恶夫非之者,乃烧《诗》、《书》,杀学士,扫除天下之庠序,然后非之者愈多,而终于不胜。
何哉?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理出于人心。《诗》、《书》能循而达之,非能夺其所有而予之以其所无也。
经虽亡,出于人心者犹在,则亦安能使我舍己之昭昭而从我于聋昏哉?然是心非特秦也,当孔子时,既有欲毁乡校者矣。盖上失其政,人自为义,不务出至善以胜之,而患乎有为之难,则是心非特秦也。
墨子区区,不知失者在此,而发“尚同”之论,彼其为愚,亦独何异于秦。呜呼,道之不一久矣。
扬子曰:“如将复驾其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盖有意乎辟雍学校之事。
善乎其言,虽孔子出,必从之矣。今天子以盛德新即位,庶几能及此乎!今之守吏,实古之诸侯,其异于古者,不在乎施设之不专,而在乎所受于朝廷未有先王之法度;不在乎无所于教,而在乎所以教未有以成士大夫仁义之材。
虔虽地旷以远,得所以教,则虽悍昏へ凶、抵禁触法而不悔者,亦将有以聪明其耳目而善其心,又况乎学问之民?故余为书二侯之绩,因道古今之变及所望乎上者,使归而刻石焉。【译文】虔州在江南是土地最空阔的,高山深谷,荒山险阻,交、广闽、越贩卖铜盐的人,取道这里,从这里出入,偷盗抢劫作奸犯科的事,比全国其他地方多。
庆历年间,朝廷曾经下诏在州县建立学校,虔州也响应了号召,可是学堂低矮简陋狭小不能算是美观,虔州人想要聚聚私有财产,迁移并扩建学堂已经很久了,但是官吏常常在处理案件上耗尽精力,没有空闲顾及此事,总共有二十一年了。此后,改建在州驻地的东南,来顺从虔州人的愿望。
学堂在治平元年二月开始营建,提点刑狱宋城蔡侯代理虔州事务的时候,而在治平元年十月建成学堂的人,是知州事钱塘元侯。这两位侯爵,都是天下所说的有才的官吏,所以他们建成学堂不辞辛苦,斋祠、讲说、候望、宿息,都建有学堂。
然后州人又拿出剩余的钱买了土地和书,来等待求学的人,内外都具备了(万事俱备)。因此,虔州人都感激两位侯爵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因而请我写了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我听说,先王所说的治国的道德,是性命的本真罢了。它的界限在俎豆、钟鼓、管弦之间,却常常担心百姓难以了解,所以替百姓安排官方老师,给百姓建学堂,来聚集天下的学子,希望可以让他们辨别讲演,颂歌弦舞,使他们深深了解其中的意思。
周王朝衰落之后,不幸的是接连而来的是秦朝,君臣不知道委屈自己来学习,却以自以为是为乐,因而它倡导的道义也就错了。秦讨厌那些指责他们的人,于是就烧毁了《诗》《书》,杀有学问的人,拆除全国的学校,这样以后,指责秦的人更多,秦终于没有长久得保有天下。
为什呢?先王所说的治国的道德,是从性命的本真中提炼出来的。而性命的本真来自于人心。
2.求《学记》文言文及其译文,求最全【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译文】(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
3.学记原文及译文[学记原文及译文]发虑善,求善良,足以謏(sǒu)文,不足以动众,学记原文及译文。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深谋远虑,物色好人,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
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
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就是这个意思!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
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
祭祀时要小诵肄学,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
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
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古书上说,“就教学来说,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
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
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
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循序渐进,敏捷努力,学业才。
4.吉州学记文言文答案翻译庆历三年秋季,天子召见参与国家政事的八位重臣,询问他们治理天下关键的事有几件,哪些事在当今应该最先施行。八位大臣都惊恐离位,伏地叩头。于是诏书接连下发,鼓励耕织,并要求地方官员督促,同时推荐贤才。第二年三月,又诏令天下所有州县都要建立学校,设置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这样以后天下各地,无不都有学校。?
学校,是推行仁政的根本。古代国家治理得兴盛还是衰败,就看它学校设立得兴盛还是衰败。《礼记》中说:“都城中有太学,城邑中有学校,乡里中有乡学,家族中有私塾。”这是夏、商、周极盛时代非常完备的制度。
5.学记玉不琢的翻译和问题答案【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un),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ha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pi)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矣。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得,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翻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学习,就不会瞳得道理。因此古代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都把教育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知道不足之后才能反求于自己;知道困惑之后自己才能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大学教育的方法,在学生不正当的念头发生之前,教师就用礼来教育,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当他能接受教育时,就加以教导,这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接受能力来教导,这就叫做循序渐进;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这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个方面,是教育兴盛的原因。
如果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去禁止,那么就会遭到抵触,教育也就难以胜任;如果学习时机耽误了才去学习,那么即使勤奋刻苦,也难有成就;如果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循序渐进地学习,就会使教学混乱而使学生不知怎么学;如果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在—起研讨,就会学识浅薄而见识不广;如果与不好的朋友交往,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训;如果有邪恶的行为,就会荒废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只有知道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又明白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谕。
只有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别人服从,是严格而不是压制,是善于启发而不是满堂灌。诱导而不强迫,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和谐;严格而不强迫,那么学习起来就会感到轻松容易;启发而不是满堂灌,那么学生就会勤于思考。
能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轻松容易,学生勤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教育诱导人了。学习的人往往有四种过失,教的人一定要知道。
人在学习的时候,有的错在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错却在不愿多读,有的错在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错在浅尝辄止。这四种过失,心理各有不同。
了解了他们的思想,然后才能挽救他们的错误。所谓教育,旨在增长优点,纠正他们的错误啊。
学习的过程中,尊敬老师是难做到的。教师受到尊重,他所讲的道理才会受到尊重,道理受到尊重,然后人们才懂得崇尚学习。
所以君主不把臣子当臣子看待有两种情况:当一个人扮作受祭的神时,就不能以臣子相待;当一个人作为教师给君王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不能以臣子相待。大学的礼节,这两种人即使是受君王召见,也不必面向北方行君臣之礼,这是尊师重道的原因。
善于学习的人,他的老师不太费力而效果加倍,又把这成绩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苦而效果只有—半,还因此埋怨老师。善于发问的学生,像木工砍硬木,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最后砍它坚硬的关节处,时间长了,那较硬处也就脱落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与此相反。
善于对待发问的人,就像敲钟,用力小则钟声小,用力大则钟声大,待到他能从容发言了,然后再尽情全面地讲解;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与此相反。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方法。
【赏析】《学记》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末期的作品,它是中国也是世界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而又最完备的—篇。它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
其中很多东西,不仅是教育史上的首创,而且经过两千多年教育实践的检验,即使放在现代教学理论的范畴中,也仍然闪烁着生命的火花。一、强***书育人的重要性《学记》明确指出,教育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
宜春自考报名考点
宜春市
袁州区招考办
0795-7028790
袁州区政府袁州大厦东楼802室
丰城市教育考试
中心
0795-6609213
6609212
丰城市新城区府佑路666号(教体局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
靖安县招考办
0795-4662638
靖安县双溪潦河北路8号(靖安县教体局)
万载县招考办
0795-8821184
万载县康乐街道阳乐大道3号
(万载县教体局)
铜鼓县招考办
0795—8724680
铜鼓县定江西路行政服务大楼1116室
宜丰县教育考试中心
0795-2751086
宜丰县新昌中大道100号
樟树市招考办
0795-7160709
樟树市药都南大道27号樟树市教体局
高安市招考办
0795-5294379
高安市瑞阳东区教体局232室
上高县招考办
0795-2509317
上高县镜山大道11号上高县教体局
奉新县教育考试中心
0795-4626314
奉新县城南烟草公司六楼教育考试中心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0795-3204676
宜春市锦绣大道996号
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0795-3205788
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1699号
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官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上高县学记文言文答案、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官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