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甘南自治州师范学校公办还是民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甘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和优良校风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省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1946年3月改称“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学制四年。1949年9月夏河解放,“省立夏河简易师范”由夏河县人民政府接管,学制改为三年,直属于省教育厅。
1、甘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优良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于1938年在夏河县筹办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甘肃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自学校创立至今,沧桑砥砺,五迁校址,九易其名。目前,学校占地70亩,建筑面积23500余平方米。教职工115人,各类专业班25个,在校学生约1080名。
2、建校以来,甘南师范学校以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为核心,讲求规模效益,紧盯市场育人,创造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拓宽专业门类,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办学,前后设置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专业,共35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有初等教育(普师方向、民师方向)、学前教育、计算机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非师范类专业有畜牧、医疗、畜产制造、民族工艺雕刻、唐卡绘画、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用英语、音乐艺术、民族体育、美术设计等。
3、随着全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的加大,1999年,州政府在我校挂牌成立了“甘南州教师培训中心”,自中心成立至今,学校紧紧围绕全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了各类培训工作,培训总人数累计一万六千八百多人次,为我州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学校适时调整办学方向,在办好师范教育的同时把普及初等职业教育、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联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今后六年重点发展目标,开始招收中职生,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英语、生物技术、藏族工艺美术、藏族缝纫、藏族御膳等专业。
4、学校坚持面向小学、面向农牧区的办学思想,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风,“博学善导,因材施教”的教风,“刻苦严谨,学以致用”的学风,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作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科学的办学方针。
5、建校七十年来,甘南师范学校领导班子先后更迭过30任(次),历届教职工人数累计370名。在历任领导班子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为社会输送了8000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骨干,其中一部分已成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各级部门的中坚力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许。1990年至今,学校先后20余次获得国家、省、州级奖励。特别是2008年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6、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教风学风,正确长远的办学理念,使甘南师范学校成为甘南地区的一所名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学校作为甘南州合格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基地,“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强师资培训项目学校”,必将为民族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邮编是多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邮编为747000,该校地址位于甘肃省合作市知合玛路233号,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
学校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4年10月。1986年5月16日,时任************胡耀邦同志在甘南视察时亲笔题写了校名。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
学校占地近千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1.2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60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总面积3.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8.08亿多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0.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2.3万册,纸质图书80.3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8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29个。校园网实现全覆盖。
学校现有教职工726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2%;教授53人,副教授16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4.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3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8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
学校招生以甘肃为主,面向青海、四川、云南、西藏、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18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0554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是内地藏族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5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9门,获省、厅级教学成果奖26项。建有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现有甘肃省藏文古籍文献编译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站、安多藏文化研究中心、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心、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101篇,其中在SCI、EI、CSSCI分别收录22、49、104篇;授权专利142项;出版专(译)著99部,教材118部;承担科研项目307项,其中国家及部委项目25项、省级项目38项、厅级项目45项、横向项目18项、校级科研项目181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
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了“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确定了跨越建设,转型发展、深化内涵、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明确了发展目标。
办学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把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紧紧贴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紧紧围绕自身实际和差异优势,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求保证,完善培养体系,突出办学特色,拓展办学功能,创新发展思路,加快应用型转型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内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民族大学。
办学定位:在服务面向上,立足藏区,面向全省及周边民族地区;在办学科类上,以教师教育为主,兼顾本地区特殊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办学层次上,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兼顾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努力培养充分适应民族地区要求的“政治可靠、扎根基层、业务适切”的和接班人。
办学特色:民族师范教育特色: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突出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做强以民族基础教育为主要方向的教育学科。藏区文化特色:发挥甘南作为安多藏文化中心的区位优势,做强藏文化学科,将学校建设成为安多藏区文献典藏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形成体现藏区社会文化特点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高原经济特色:以服务区域的支柱产业为导向,做强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学科,形成一批与高原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为藏区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建校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的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养2万余名合格人才,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9年、2014年学校两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命名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3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第十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几本师资评价怎么样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改建为本科院校,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
2、经过近40年的办学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师范教育、中华民族文化、高原生态与民族区域经济”为主体的专业群,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55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3、建有14个特色研究机构,其中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培育)4个,建有4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培育单位。
4、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5、与西藏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成员单位。
6、“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教师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90余部,授权专利121项。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励35项。
1、学校的前身为1938年12月在夏河县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部筹备设立并于1939年初建成的“甘肃拉卜楞边区初级职业学校”。校址暂时设在藏民小学院内。1941年学校改属教育部,校名更改为“国立拉卜楞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同年于九甲沟口东边来周村筹建新校址,并于次年8月完成校址搬迁工作。
2、1946年3月,更名为“甘肃省立夏河简易师范学校”。
3、1949年10月,学校由九甲搬至河南村(原夏河县国民党党部)。
4、1950年秋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夏河初级师范学校”。
5、1956年学校由河南村迁至马莲滩。
6、1959年,因夏河县更名为德吾鲁市,学校因此也更名为“甘肃省德吾鲁市师范学校”。
7、1960年,更名为“甘肃省夏河师范学校”。
8、1966年9月学校搬迁至州府合作,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师范学校”。
9、1969年至1972年期间,学校办学规模扩大,改校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综合专科学校”。
10、1972年后,又恢复校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师范学校”。
甘南自治州师范学校公办还是民办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甘南自治州师范学校公办还是民办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